电话
078-51913760
近日,越南单方面声称支付宝、微信支付在本国属于“非法支付包销”,已经被全面封禁。其实支付宝和微信离开越南才半年,越南的态度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支付宝转让给越南时,已提前进入越南NAPAS成员银行及其中间支付服务网络,在越南的互兑和电子核保服务合法合规。
移动支付的阻碍源于对方对财务风险的担忧。“总的来说,中国的移动支付企业已经成功落地。表面上看,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对方国家金融监管当局对我国移动支付企业的监管以及当地法律法规的约束。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欧阳日辉回应科技日报记者。公告称,越南单方面停止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原因是资金去向不明,这确实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欧阳日辉认为,地方法规限制我国移动支付的根源是传统金融事业与新兴金融事业的对立。
“也就是说,我们的移动支付转移到这些国家后,虽然和当地企业合作,但不可避免的动了传统行业的奶酪。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经历了这种对抗,国内第三方支付长期以来与传统金融机构进行了拉锯战。
越南也是如此。”欧阳日辉表示,“目前对方的传统行业还是有优势的,移动支付不会被封杀。”除了新支付模式对传统金融业地位的影响之外,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也是其他国家主要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在一些领先国家,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是毋庸置疑的,比如金融数据的安全性。对方说不清楚,可能需要自由选择一刀切的方式,停止涉案业务。”欧阳日辉说。
显然,在欧阳日辉身上,新旧金融的博弈、经济安全的疑虑、金融风险的担忧等问题是移动支付企业上岸时普遍面临的。今天它们在越南再次发生,明天它们可能在其他国家再次发生。尤其是东南亚国家,是上岸的热门目的地,相对于金融体系和监管手段更为完备的欧美国家,他们可能会更加谨慎地拒绝接受这样的新事物。
有业内人士回应称,国内支付机构虽然享有领先的技术和运营方式,但面临国外法规、支付习惯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差异,仅靠国内经验拓展海外市场太多。是了解对方政策市场的关键。虽然落地之路并不平坦,但移动支付公司对内对外扩张是大势所趋。
“在国内,主要是在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以普惠金融的形式发展起来,因为农村使用移动支付只是比城市更迫切。对外,移动支付模式在国外被大量复制和铺开。移动支付是继银行卡支付之后的一种新的支付形式。
这种中国经验的海外推广,符合支付便捷的大趋势。”欧阳日辉回应道。但落地时,不会面对不熟悉的市场、政策环境、用户。
移动支付企业一旦自由选择隔海淘金,就要彻底了解对方市场的法律法规,了解自己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技术和运营的“本地化兼容”,这些都是适当的教训。此外,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爱军曾回应媒体称,纸币、信用卡、手机只有不同的支付方式,支付方式的自由选择与各国公众习惯有关,不存在路径依赖和粘性。除了发展的地域问题,安全性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应用也是移动支付发展最重要的趋势。
在移动支付落地问题上,虽然很少有其他方不能控制和过度反应潜在的金融风险,但移动支付公司应该意识到最重要的是“安全”、“移动支付”和“便捷”。支付需要健康缓慢发展的前提必须是保障。安全性还包括加密技术的使用和生物识别技术的使用。
这些新技术应该会逐渐成为移动支付公司的标准。”欧阳日辉特别强调道。
另外,目前移动支付主要面向个人用户。未来,移动支付将向中小微企业等企业用户发展。
”金融必须是商业服务。既然电子商务开始从到C到到到B的转变,移动支付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向这个方向转变。
”欧阳日辉说道。
本文来源:开运体育-www.cztba.com